20噸啤酒廠設備糖化系統如何生產高濃度稀釋啤酒。高濃度稀釋法是生產啤酒的一種常用方法,今天濟南中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小編就為您具體介紹一下啤酒廠設備生產啤酒時,如何使用高濃度稀釋法。
在20噸啤酒廠設備糖化系統中生產高濃度稀釋啤酒,需通過高濃度麥汁制備、發酵過程控制、稀釋用水處理及精準混合四大核心環節協同實現,具體技術路徑如下:
一、高濃度麥汁制備:提升基礎濃度
加大投料量
投料時降低料水比(如1:2.7),增加麥芽和輔料用量,但需控制麥糟層黏度,避免過濾困難。
采用增濕粉碎或濕粉碎技術,保持麥皮完整性,形成疏松過濾層,提高糖化收得率。
提高發酵醪液濃度
添加啤酒釀造復合酶或中性蛋白酶,增強淀粉水解酶活性,增加發酵醪糖度。
優化糖化工藝參數(如65℃糖化階段延長至60分鐘),提升麥汁中可發酵糖比例。
二、發酵過程控制:適配高濃度環境
酵母選型與接種量
選用耐高濃度、耐酒精的酵母菌株(如S-189拉格酵母),確保在16°Bx麥汁中正常發酵。
接種量控制在1.5×10?~3.0×10?個/mL,提高酵母增殖速率,縮短發酵周期。
溶氧與溫度管理
麥汁進罐前通入純氧或無菌空氣,確保溶氧量≥8 mg/L,促進酵母快速啟動發酵。
發酵溫度分階段控制:主發酵期10-12℃,后發酵期0-2℃,通過冷卻夾套精準調控。
發酵周期優化
主發酵時間延長至7-10天,確保高濃度麥汁充分發酵,殘糖降至3.5°P以下。
后發酵期通過升壓(0.1-0.15 MPa)抑制酵母代謝,減少高級醇生成。
三、稀釋用水處理:保障水質與穩定性
水質要求
稀釋用水需符合飲用水標準,鐵離子≤0.05 μg/L,銅離子≤0.12 mg/L,總硬度≤1°dH。
采用反滲透+離子交換技術,去除水中礦物質和微生物,確保與啤酒風味匹配。
脫氧與充CO?
通過真空脫氧塔將水中溶解氧降至0.03 mg/kg以下,避免氧化啤酒風味。
脫氧后水經薄板冷卻器降溫至0-2℃,通入CO?至飽和(3-4 g/L),提升啤酒泡沫穩定性。
四、精準混合與灌裝:確保濃度穩定性
混合比例控制
高濃度啤酒與稀釋用水按1:3比例混合(原麥汁濃度16°Bx,稀釋后12°Bx)。
采用電磁流量計+自控裝置,實時監測流量并自動調整補償,混合偏差≤1%。
灌裝前處理
稀釋后啤酒在儲酒罐中靜置12-24小時,促進CO?吸收和風味物質融合。
灌裝時控制瓶頸空氣含量≤0.5 mL/瓶,避免氧化導致紙板味或渾濁。
技術優勢與案例驗證
設備利用率提升:高濃度釀造+稀釋技術可使糖化、發酵設備產能提升30%-50%,無需新增投資。
風味穩定性:某廠實踐顯示,稀釋后啤酒的色度降低10%,pH值提高0.2,但風味柔和度提升,非生物穩定性優于傳統工藝。
成本優化:通過回收麥糟殘水作為下鍋糖化用水,可降低水耗15%,糖化收得率提高至82%。
重大機遇:預計今年內出臺精釀啤酒標準和相關法規,新政策將接軌歐美現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釀啤酒廠灌裝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場,精釀啤酒行業將會迎來健康發展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