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噸啤酒廠設備糖化系統生產精釀啤酒是否衛生。對于啤酒生產廠家而言,生產衛生無菌的啤酒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濟南中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小編就為您具體介紹一下啤酒廠設備如何生產衛生的精釀啤酒吧。
10噸啤酒廠設備糖化系統生產精釀啤酒時,若嚴格遵循衛生規范和操作流程,完全可以達到高衛生標準,確保啤酒品質安全。以下從設備設計、清潔消毒、操作規范、質量監控四個方面詳細說明:
一、設備設計:從源頭保障衛生
材質選擇
糖化系統(如糖化鍋、過濾槽、煮沸鍋等)通常采用304或316L不銹鋼制造,這種材質耐腐蝕、易清潔,且不會與啤酒原料發生化學反應,避免污染。
管道連接處采用衛生級卡箍或焊接,減少死角,防止細菌滋生。
結構優化
設備內壁拋光至鏡面級(Ra≤0.8μm),減少物料殘留,便于清洗。
糖化鍋、煮沸鍋等配備CIP(就地清洗)系統,可自動完成酸洗、堿洗、水洗等流程,無需拆解設備,確保清潔徹底。
過濾槽設計為可開啟式頂蓋,便于人工清理麥糟和檢查濾網狀態。
密封與防護
設備接口處采用硅膠密封圈,耐高溫、耐老化,防止泄漏和外界污染。
糖化車間與外界隔離,配備空氣凈化系統,控制塵埃和微生物含量。
二、清潔消毒:標準化流程是關鍵
每日清潔
糖化鍋/煮沸鍋:每批次生產后,用熱水沖洗殘留麥汁,再通過CIP系統循環清洗(堿洗→酸洗→水洗),最后用75℃熱水消毒。
過濾槽:人工清理濾網和槽體,用高壓水槍沖洗麥糟,再用食品級消毒劑(如過氧乙酸)噴灑消毒。
管道:CIP系統自動清洗,重點處理彎頭、閥門等易殘留部位。
周期性深度清潔
每月對設備進行煮沸消毒:將清水加熱至100℃循環1小時,殺滅頑固微生物。
每季度對設備內壁進行鈍化處理:用硝酸溶液浸泡,形成致密氧化膜,防止金屬離子溶出。
消毒劑選擇
優先使用食品級消毒劑(如過氧乙酸、二氧化氯),無殘留、無異味,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避免使用含氯消毒劑(如次氯酸鈉),可能殘留氯味,影響啤酒風味。
三、操作規范:人員與流程雙控制
人員衛生管理
操作人員進入車間前需更換專用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經過風淋室除塵。
禁止攜帶個人物品進入生產區,減少交叉污染風險。
原料衛生控制
麥芽、酒花等原料需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避免使用霉變或受污染的原料。
原料儲存于干燥、通風、防蟲的倉庫中,定期檢查質量。
生產過程監控
糖化過程中嚴格控制溫度和時間(如65℃蛋白休止30分鐘、78℃糖化60分鐘),避免因工藝偏差導致微生物繁殖。
麥汁過濾時監測濾速和澄清度,確保無雜質進入煮沸鍋。
四、質量監控:數據化追溯保障安全
微生物檢測
每批次麥汁和啤酒成品需檢測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指標,確保符合國家標準(如GB 4927-2008《啤酒》)。
定期對設備表面、空氣進行微生物涂片檢測,監控環境衛生狀況。
理化指標分析
檢測麥汁的糖度、pH值、苦味質等參數,確保糖化工藝穩定。
分析啤酒的酒精度、二氧化碳含量、保質期等指標,優化生產配方。
追溯系統建設
建立批次管理系統,記錄每批次啤酒的原料來源、生產時間、檢測數據等信息,實現全程可追溯。
對異常批次進行隔離和召回,防止問題產品流入市場。
五、10噸設備系統的衛生優勢
規模適中,管理靈活
相比大型工廠,10噸設備系統生產批次小、周轉快,可更頻繁地清潔和消毒設備,降低污染風險。
管理人員能更直接地監控每個生產環節,及時糾正操作偏差。
技術適配性高
可配備小型CIP系統,滿足自動化清潔需求,同時避免大型設備因清洗不徹底導致的衛生死角。
采用模塊化設計,便于對單個設備(如過濾槽)進行深度清潔和維護。
成本可控,投入合理
在衛生設施(如CIP系統、空氣凈化裝置)上的投入相對較低,但能顯著提升生產衛生水平。
通過優化清潔流程和消毒劑使用量,降低長期運營成本。
重大機遇:預計今年內出臺精釀啤酒標準和相關法規,新政策將接軌歐美現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釀啤酒廠灌裝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場,精釀啤酒行業將會迎來健康發展的機遇!